四川省中國青年旅行社為您提供:成都九寨溝、峨眉山、稻城-亞丁、海螺溝、四姑娘山、西藏、昆明麗江、三亞、四川成都周邊旅游咨詢服務及最新旅游報價!
圓明園是圓明、長春、綺春(后更名萬春)三園的統(tǒng)稱。始建于清代康熙朝后期。經(jīng)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和咸豐等朝的建設和經(jīng)營,最終建成了由三處相毗連,有百余處風景群所組成的皇家御園?傉嫉350公頃。水面占四成,土阜、疊山占三成。山水之間廣植樹木花卉,仿建了全國各地,特別是江南許多名園盛景。并引進了一組歐式建筑,即西洋樓景區(qū)。是當時最出色的一座大型皇家園林。乾隆帝稱之:“實天保地靈之區(qū),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其盛名傳至歐洲,被譽為“萬園之園”。
嘉慶年間,圓明三園的總面積達5200余畝,外圍總長10公里。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景點合計約160處;有"萬園之園"之稱。
道光在位時,工程仍不斷進行;咸豐十年(1860),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見火燒圓明園);僅存長春園西洋樓的一部分石雕。1988年1月13日被定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圓明園可分為6部分:
①圓明園前部外朝內(nèi)寢區(qū),南起大宮門,北至九州清宴殿,主要有大宮門、正大光明殿、勤政親賢殿、九州清宴、長春仙館.
②后湖景區(qū),有鏤月開云、天然圖畫、碧桐書院、上下天光、可花春館、坦坦蕩蕩、萬方安和、山高水長樓、同樂園,以及茹古涵今、月地云居、慈云普護、武陵春色等.
③后湖以北小園集聚區(qū),西起安佑宮,東至廊然大公、北遠山村,大多建于乾隆時期.主要有安佑宮、水木明瑟、舍衛(wèi)城、文源閣、廓然大公、西峰秀色、四宜書屋、北遠山村,以及日天琳宇、映水蘭香、濂溪深處、匯芳書院、紫碧山房、魚躍鳶飛等小園區(qū)和仿建杭州西湖的柳浪聞鶯等.
④福海景區(qū),亦稱東湖,在園中占地最廣,是乾隆、嘉慶年間每年端午節(jié)舉行傳統(tǒng)賽龍舟盛會的地方,中央建蓬萊三島、四周十島環(huán)抱,主要有方壺勝境、蓬島瑤臺、接秀山房、平湖秋月、曲院風荷,以及仿杭州西湖勝景而建置的三潭印月、雷峰夕照、南屏晚鐘、夾鏡明琴等.
⑤長春園,位于圓明園東面,始建于乾隆十四年(1749),以水面為主體,內(nèi)設景點30余處,園內(nèi)主體建筑為中式,但在園北的東、西向狹長地帶建有一組西式宮殿,統(tǒng)稱西洋樓,是中國皇家園林內(nèi)首次出現(xiàn)的歐式建筑,主要有淳化軒、海岳開襟、獅子林、如園、西洋樓、觀水法的獸戰(zhàn)和時鐘、黃花陣里捉迷藏、線法山上觀望威尼斯城.
⑥萬春園,原稱綺春園,位于圓明園、長春園東南面,約建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是由原有的小園林包括皇室成員死后繳回的賜園加以改造成的一座小型水景園.共有30個景點,宮門內(nèi)迎面有5間迎輝殿,道光時孝和皇太后、咸豐時康慈皇太后都曾在此居住.同治十二年(1873)重修后,改稱萬春園,內(nèi)部裝修圖樣都經(jīng)慈僖親自修改,其中不少圖案為慈禧親繪。